核心觀點:
10 月14 日,中國鐵路總公司公布多項車載設備招標需求,其中包括動車組車載CIR 設備170 套,
鐵路機車JT-C 系列機車信號設備320 套、鐵路標準型機車CIR 設備320 套。
動車組需求繼續超預期:今年以來,鐵路總公司已招標或定向采購388 列動車組以及配套的776
套CIR 設備(1 列配2 套),而此次再招標170 套CIR 設備,意味著后續很快將會有85 列動車組的
招標或定向采購展開。結 合企業在手訂單,我們預計動車組明年的交付量有望達到430 列左右(假
設前述388 列在今年完成40 列交付),再創歷史新高。而動車組需求持續超預 期,根本原因還是
高鐵的接受度提高、網絡效應等推動客流持續快速增長。假設2014 年底的保有量為1,300 列,如果
客流增長30%或35%,車輛利 用率不變的情況下,就意味著對應有390 列、455 列的需求?紤]到
動車組的國產化率、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(以中國北車為例,動車組產能約為 250 列,明年如果交
付215 列則對應85%的產能利用率),而動車組又是南車、北車占據利潤半壁江山的產品,因此兩
家企業2015 年增長逐漸明 確。
國家支持力度不斷升級:10 月14 日,中泰鐵路合作研討會在泰國孔敬市舉行,中泰政府官員、
各界代表約500 人出席。正如中國 駐泰大使所言,"中國考慮的并不是短期商業利益,而是著眼于
充實中泰關系戰略內涵和亞洲地區共同繁榮"。我們認為,國家領導人出訪高調推介中國高鐵,已
將 其作為"友誼四海"的紐帶,高鐵已成為國家外交戰略、經濟戰略的重要部分。
天花板正在打開:目前,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市值合計約 1,400 億元, 這正好與中國今年的
鐵路車輛市場容量相當,未來兩家企業的成長空間, 主要取決于全球市場突破。根據德國SCI Verkehr
公 司統計,2013 年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約量為1,620 億歐元,并處于持續增長過程中,預計到
2018 年將突破1,900 億歐元。從中俄高鐵合 作落定,中印簽署鐵路合作協議,國家鍥而不舍向泰國、
德國等推介高鐵,終將打開天花板,提供巨大空間。
投資建議:高鐵的綜合優勢逐漸得到全社會認可,國家領導人力推中國高鐵技術輸出,鐵路設備
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盈利能力不斷加強;谛袠I需求和鐵路投融改革的形勢,我們繼續給予鐵路
設備行業"買入"的投資評級,重點看好受益于投資回暖和車輛購置加快的中國南車、中國北車。
風險提示:鐵路改革的各項措施未能及早落實,導致鐵路實際建設進度偏向緩慢,相關設備需求
低于預期的風險;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在手訂單盈利能力變化的風險。